微信公众号
安卓版APP
把技术种到泥土里,才能结出最香甜的果实。2022年,33家市属涉农科技社团在京郊建起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推动75项农业科技成果、30个农业新品种在乡村落地。科研工作者依据村情特点提出发展建议,传授最新农业技术,助力“京枣”、北京油鸡等“京字号”品种扎根京郊的同时,也带出了一批“乡土专家”。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22年,延庆区深入落实《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聚焦年度目标和长远需求,不断夯实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基础,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妫川徐徐展开。
本报讯(记者 陈扬)2月4日,延庆区召开“三农”建设工作会,推动今年“三农”工作早筹备、早部署、早行动。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要振兴,就要大力发展符合村庄实际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宝山镇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目标要求,形成“拓展+融合”的镇域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调整镇域产业布局,聚力建设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打造产业发展“宝山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逐步实现产业振兴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1月31日上午,区委书记郭延红围绕“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推动实现乡村振兴”主题,在琉璃庙镇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琉璃庙镇、汤河口镇、宝山镇、长哨营满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相关工作汇报。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22年,延庆区深入落实《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聚焦年度目标和长远需求,不断夯实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基础,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妫川大地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两会上获悉,今年北京将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夯实三农基础,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2年四季度,我区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7401.6亩,同比增长26.7%;产量17139.0吨,同比增长27.4%。1-4季度播种面积15983.4亩,同比增长18.2%,产量40156.2吨,同比增长29.1%。
在加快构建以怀柔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和“五态”建设中,汤河口镇走出了一条符合怀柔山区实际、彰显镇域特色的“都市型农业新路”,不仅把党建引领落到了实处,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并打造了镇域“三农”发展模式。
近日,海淀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村地区管”有关工作等事项。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