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镇企业导报网

农民成“教授”?北京新型职业农民这样炼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浏览量:44发布时间:03-13
分享到:

“加快培养农业领军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区域内农户实现增产增收。”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卢玉胜围绕乡村振兴提出多份建议。近日,经过北京市农业技术系列职称评委会综合评价和社会公示,2021年北京市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结果正式出炉。6位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3人获评中级职称。

农民也能评职称?这一新鲜事儿如今成了现实。获评专业技术职称,为优秀农民组织技术培训、参加各类评选推荐等提供了相应资质与平台,且在国家财税支持、项目申报等方面得到一定帮助。田间地头涌现出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崔维国:思想转变,老把式信服新技术

崔维国推门进入草莓大棚,一阵温暖湿润扑面而来。半人高的架子整齐排列,簇簇草莓争相探头。白色妖姬、白玉、粉玉……都是时下最新鲜稀罕的白草莓,咬在嘴里迸发出清甜汁水。“精选的这几个品种特别热销,得提前一周预约发货。今年我们试种下来,把各种数据记录清楚,计划明年向农户推广。”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昌平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校长崔维国。

作为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昌平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的校长,崔维国十分关注产业发展动向。一听说有什么新品种、新设备,总要拿到棚里实验一番。就拿种草莓的架子来说,使用的是日本高架栽培设备,较传统地栽打理起来更节肥轻省,产量多出20%。

别看如今谈起种植技术头头是道,从不以为然到心悦诚服,崔维国也历经了思想上的转变。他回忆,自己和周边农户都是北京昌平兴寿镇西新城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最早是“种大田”的,赚不到什么钱,收入也就够维持生活。

2002年,昌平区引进科技型企业,推广利用温室反季节种植草莓。一个大棚约3万元,政府补贴1.5万元。崔维国动了心,连借带凑花6万元建起4个大棚。头几年,在技术员指导下,崔维国的草莓收成很好,不但回了本,还买了辆小面的,又盖起几个棚。这让他觉得草莓种植“也就这些东西”,开始按自己的路数来“探索”。

种庄稼有句老话,“种地不使粪,必定瞎胡混”。崔维国想如果多施肥多浇水,不就能结大草莓,提高产量吗?他在一个棚里“搞实验”,结果连种连死,整个草莓季颗粒无收。实在没招,请了位专家过来,对方一打眼就说,肥太大,够5年的肥了。

还有一年,外头雪下得大,来巡视的专家告诉他“花冻了,结的果肯定不行,你把花都摘了,等开春第二茬果。”崔维国嘴上答应,心想“我们都要哭了还揪花,你知道一茬果多少钱呢!”10个棚,他只揪了1个,其余9个没舍得揪。结果那些棚里第二茬果仍然不好,只能全部扔掉。唯一揪花的棚里,第二茬果又大又好,足足赚出两三个棚的钱。

“就这两次,我信服了,种地不能光靠经验,必须讲科学。”打那以后,“老把式”捧起了书,大小学习、外地观摩,只要跟草莓有关的崔维国都去,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达人”。

三产融合,带领农户共同致富

伴随越来越多农民开始种草莓,渐渐草莓有些不那么好卖了。脑筋活络的崔维国辗转找到一家连锁超市负责人,希望给超市供货。

“人家说要资质,检测报告、营业执照等等,我哪有呢?”回家一琢磨,崔维国联合5户草莓种植户,于2008年3月成立了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买农资、办资质,第二年不但自家草莓销售一空,还吸引了163户入社社员,如今注册社员更达到近300户。

2014年,鑫城缘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北京市都市农业科技小院的首个基地也设在这里。来自市区土肥站、植保站、高校等农业技术人员随时、免费解决农户问题。鑫城缘社员种出的草莓质优个大,收购价高,大伙儿不断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学习劲头更足了。“起先政府说搞培训,没几个人来,现在不一样了,说明天有50个名额的培训,接龙报名,你看吧,一会儿就报满,到时候得来100人。”

除了带领社员将草莓种好,崔维国也在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思路。他谈及北京还没怎么兴起草莓采摘时,自己曾跟随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去台湾考察。看到简单的一座茶厂,从讲解到卖农产品再到吃饭、小孩游玩,顾客一待就是一天,大为震撼。于是借助合作社和农业嘉年华的品牌,鑫城缘也开始发展“采摘经济”。如今,通过合作社销售和草莓采摘,社员平均每个棚的年收入能达到3-5万元,比“种大田”可是翻了好几倍,生活状况有了大幅改观。

全国优秀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之星……55岁的崔维国多项荣誉傍身,不久前破格获评正高职称,更是让他高兴鼓舞。“这么多年我爱学技术,在合作社管理方面也有一定心得,确实很想评上职称,觉得是对所做工作的考核和鉴定。”

2020年底,北京市开始试点探索职业农民破格申报职称评审工作,探索性完成2名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去年底,北京市全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崔维国认真报送材料、参加答辩,终于圆了自己的职称梦。“感觉多年努力得到了认可,更有信心带着农民共同致富。”

薛新颖:弃商从农,当代花木兰开新局

和在田地摸爬滚打的农人相比,43岁的薛新颖虽在北京顺义北小营镇西府村土生土长,但她一路读书工作经商,30岁前从没有种过地。正当建材生意做得红火,却被父亲的辛劳所触动,毅然“转行”,在全新领域耕耘出不菲成就。

薛新颖(图右)。

薛新颖回忆,父亲薛海昌是位种田好手,在她幼年时承包整个村生产队收种播的工作,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上世纪90年代,有人找到父亲,请他出面帮忙承包一片几近荒芜的梨园搞种植。父亲签下来梨园,合作者却反悔称不想继续了。

“你不干,我就自己干。”父亲上来倔劲,打井、接电……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打理了几年梨园。然而梨过于大众,卖不上价,果树又开始出现病害,果园连年亏本。到了2001年,父亲决定将上百亩梨园陆续改成农田。这期间,薛新颖上学工作,做起建材生意,接连开出3家店面,与农村农业已没有一点关联。

转折发生在30岁那年,一个平常夜晚,薛新颖回家吃饭,临走时嘱咐父母早点休息。“休息不了,得干到后半夜。”父亲的一句话让她心里“咯噔”一下,正是秋收季节,各环节“一条龙”耽误不得。父亲白天雇的车坏了,修完车就到天黑。该干的活儿得加班干完,否则后面司机来了没活干。望着年过六旬的老父,薛新颖一阵心疼,“我必须回来帮他,不能让他一个人连轴转”。

主意打定,不顾家人反对,薛新颖卖掉建材店,一头扎进陌生的农业领域。事实上,若单论种地知识,她自认再怎么也赶不上父亲,“但我有我的长处,父亲就是传统农民从事生产经营,如果我还和父辈一样闷头劳作,就失去了回来的价值。”

彼时,薛海昌是镇上一家合作社的社员。薛新颖敏锐意识到,一定要成为合作社的领办人,才能第一时间获取扶持政策、项目申报等各方面信息。提升作物品质与产量也不能光靠自己琢磨,要从各部门获取资源支持。2011年,她创办了北京硕丰磊白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跑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以及顺义区农科所、种植中心、农广校等单位,主动对接求教,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以老父亲为核心的一产生产,搭载薛新颖活络的管理思路,合作社发展突飞猛进。经营规模从最初150亩发展到3000亩,建立起小麦、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2015年,薛新颖又成立北京海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每年为农民提供收种服务近3万亩,带动千余农户增产增收。2016年,她当选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是北京上榜的3人之一。

此次职称评审中,薛新颖破格获评中级职称,这让她和全家人都十分激动,老父亲更欣慰地称赞女儿是“当代花木兰”。“之前我们申报项目、推选人才,填表时发现都有‘职称’一栏,但我们没有资格参评,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我们农民不太会说会写,是用实践经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受到认可的职业人才,感到特别自豪,更有干劲儿了。”


通讯员:律超

责编:赵廷举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